贵州双河洞再次刷新纪录 探明长度达186.333公里
人民网贵阳4月29日电(王钦)4月28日,2016年中法联合洞穴科考队对外公布:素有“中国第一长洞”之称的贵州绥阳双河洞再次刷新纪录,探明洞穴长度比2015年探明的161.788公里增加了24.545公里,目前已186.333公里,科考队员还首次在洞内发现疑似“飞猫”的动物。
科考专家在双河洞考察。
双河洞有望成为“亚洲第一长洞”
4月28日,为期12天的”双河洞2016年中法联合科考文化活动”结束,中法洞穴专家在此期间到双河洞展开新一轮的洞穴科考,经过艰苦探洞与精密的技术测量,最后探明双河洞总长度已达186.333公里,刷新了中国洞穴纪录。
据法国洞穴联盟秘书长让·波塔西介绍,本次考察重点在双河洞周边与之连接的新洞进行探测,期间考察探洞187人次,洞内总计探测时间达1148小时,发现了90个新洞口。中法双方以后会再次前往双河洞探测,双河洞整体长度还会增长,并有望成为“亚洲第一长洞”。
法国对双河洞进行系统全面的科学研究开始于1998年,当时的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地理学家理查德·迈耶博士应贵州省洞穴协会邀请,对双河洞洞穴及附近有关区域进行了考察,并在随后推荐6名法国洞穴学家前往双河洞调查,开启了双河洞中法洞穴科考合作的历史。
截至2014年,中法洞穴专家对双河洞进行了14次联合科考,洞穴长度更新为161.788公里,双河洞发现了中国最大的溶洞群。目前,双河洞是世界最大的白云岩洞穴,也是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居亚洲第二、中国第一。
“飞猫”首次现身 科考价值巨大
在本次中法探洞活动中,中法专家不仅刷新了中国洞穴长度纪录,而且还在洞内发现疑似“飞猫”动物,同时发现万年熊猫化石和超300万年剑齿象以及远古熊化石等13处发现远古生物化石,极具科考价值。
早在2014年,科考学家就在洞内发现珍贵的大熊猫化石和疑似犀牛化石。此外,科考专家还在洞中发现了透明钩虾、裸中盾蛛、桂花泰莱蛛、小沟黔行步甲等奇特的洞穴生物,但本次科考发现的疑似“飞猫”实属罕见。
“双河洞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未被过度开发,对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岩溶生态、气候演变、生物进化以及重建古环境等意义非凡。”贵州省喀斯特洞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李坡认为,双河洞内发现的化石不仅对动物的生活环境与习性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同时也为研究洞中其他生物的演化、生活习性等提供了新素材。
绥阳县县长余航海表示,绥阳县正积极将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并将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致力于将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打造成为5A级国内外著名景区,在世人面前展现奇、险、峻、秀的最美风光,展示美丽神秘的绝代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