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廖公弦座谈会在绥阳县举行
近日,绥阳县与市文联在绥阳举办了纪念廖公弦和“中国诗乡”文化发展座谈会。
贵阳市文联及作协,遵义市文联,绥阳县文联及市县各文艺家协会负责人,省市文艺理论家,廖公弦大学、高中同学代表,遵义四中、绥阳中学生代表,县内部分文艺作者代表共有100余人参加本次座谈会。作家戴冰代表贵阳市文联、贵阳市作协向绥阳县文联赠送《廖公弦诗集》。
廖公弦是当代全国有影响的诗人,原名廖华钊,贵州绥阳人,生于1937年11月,2003年6月病故。历任贵阳市川剧团编剧,贵阳市文化局创作室副主任,贵阳市作协主席及文联主席、党组书记,贵州省文联第三届副主席,贵阳市第八、九届人大常委。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197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着有诗集《山中月》、《美人醒来》、《山与我们合影》、《廖公弦诗选》,电影小说《飞向火星》,电影文学剧本《毕昇》(合作)、《玄奘》等。诗《山中月》获1961年《羊城晚报》创作奖。他的诗风清新、亲切、睿智、幽默,特别影响了一代新人逐步走向成熟。
绥阳是全国着名的诗乡,诗乡文化形成于当代,发展于当代。当代的诗乡文化,诗人群体涌现、诗歌作品发表多、出版诗歌着作多成为贵州独特的文化景观。写诗群体有老人、学生、农民等,达1000多人,每年在报刊上发表的诗达2000千多首。据统计,绥阳作者累计出版各类文艺专着达200余部,诗集就有160多部,成为贵州省出版文艺著作最多的县。(石芝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