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新绥阳网 >> 诗乡资讯 >> 贵州资讯 >> 详细内容 在线投稿

手捧金碗 盆满钵满——贵州旅游纪事

排行榜 收藏 打印 发给朋友 举报 来源: 贵州日报   发布者:张齐
热度353票  浏览58次 【共0条评论】【我要评论 时间:2008年11月17日 10:38

  和黄果树一起成长

  1982年,黄果树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成为我省最早开发、第一家对外开放的景区。那年,年仅23岁的赵室祥从部队转业来到这里。

  “荒山、荒地,杂草丛生,仅有一幢用寺庙改装的楼房,既做宾馆、餐厅,也是员工宿舍,5、6个人挤一间。楼房旁边有个简易木棚,是个照相点,游客一般就在那里和大瀑布合影。”眼前的黄果树,让满怀青春梦想的赵室祥有些失望。刚到不久,他被分配到了餐饮部,与10多名同事一起,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征程。

  “那时的就餐标准每人就2至3块钱,一个星期只有3、5个团队,很多现在大旅行社的老总,那时还是导游。从贵阳到黄果树,顺利的话也要6个小时,游客1、2点才吃饭是常事。”说起当年,赵室祥频频摇头。景区周边买不到食物,大家就分头到安顺、镇宁等周边县市去购买,或到周边村寨的老乡家挨家挨户去收购一些山货。没有娱乐设施,员工们想方设法找来一台双卡录音机和一些歌曲、舞曲磁带,在客人就餐时播放,活跃现场气氛。

  1985年,赵室祥作为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处送出的首批外出培训人员,来到了贵州旅游学校,系统全面学习了餐饮管理。1988年以后,海内外游客越来越多,1991年,深感知识不够的他又进入天津旅游管理干部学院学习。“‘旅游’这个概念才开始在大家心中形成。”

  赵室祥从天津回来,由国家旅游局资助修建的黄果树宾馆已经正式投入使用了,景区的接待能力提升了一个档次。他参与了宾馆的日常管理。“当时,很多宾馆里必须配备的东西我们都不知道在哪里能买到。”一次,赵室祥去贵阳开会,住宿在云岩宾馆,房间里的一次性用品配备得很齐全,他在包装上看到了生产厂家,如获至宝,并仔细地抄了下来,回单位后立即和这些厂家联系,黄果树宾馆终于配上这些客房里必不可少的东西。

  如今,赵室祥已是物业管理公司副经理,成了公司中层领导。

  应首届多彩贵州·中国原生态国际摄影大展组委会的邀请,这两天,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石头寨生态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仕华正加紧准备自己精心拍摄的100副作品参展。在刘仕华的家中,保存着几千副黄果树景区的新、老照片。

  1984年,28岁的刘仕华从部队转业来到黄果树,分配给他的工作是驾驶员,但由于人手缺乏,很多活路都要干。业余,刘仕华喜欢摄影。

  景区第一次接待外国元首的照片吸引了记者的眼光。1985年,时任新西兰总统朗伊戴维来到黄果树。“他很亲切、随和,脸上随时带着和蔼的微笑,和大家握手问好,在晚上为他举行的欢迎晚宴上,他十分开心,又唱又跳,并力图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他看到的每一个场景。”说起当时的情景,刘仕华有些激动。这是黄果树第一次接待外国元首,毫无经验。“我记得当时,大家都很兴奋,但又很怕接待搞不好。幸好钓鱼台国宾馆来了3位老师,和我们一起,完成了这次‘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国宾馆的厨师长、一级服务员、客房部经理,给包括刘仕华在内全体黄果树管理处工作人员上了生动而珍贵的一课。“在这之前,我们都还不知道厨师和服务员都还评星级的,也不知道客房服务员和餐厅服务员还得分开。”那之后,景区开展了业务练兵,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开始对服务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1987年,刘仕华被调去开发天星桥景区。修游道,建公路,搞绿化。1988年5月1日,天星桥景区正式向游人开放。而那些榕树,在刘仕华和同事们的精心照料下,在景区安了家。今天,当游客们乘车或步行蜿蜒在通往天星桥的公路上时,两旁的榕树已经可以为大家遮风挡雨了。

  2003年以后,黄果树在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的同时,开始绿化周围荒山,山上,种上了草皮和树木。如今,一进入黄果树,看到的都是满眼的绿,令人心旷神怡。

  我送游客玩贵州

  9月1日,贵阳易达旅游运输有限公司驾驶员王波早早就起了床,运管处、维修厂、公司,一个早上,王波要跑好几个地方,为线路图、例检单、承诺书等签字、盖章,当天下午,他将和同事一起接团到北海。“这些都是出发前必备的手续,几天前,我的车就做完了出发前的例行检查。不达到100%的合格率,我们是不允许出车的。”王波说。中午一点出发,提前15分钟,王波和同事便来到发车点,着装整齐、面带微笑地迎接游客的到来。

  仅7年,贵阳易达旅游运输有限公司就从最初的一台旅游车,发展到如今贵阳最好的旅游运输公司之一。总经理阎庭佳最近特别繁忙,除了公司日常运作的管理,他正在和贵州省汽车三场洽谈旅游运输公司的合作事宜。“现在已经有4家旅游运输公司加入了进来,这样可以逐步改变旅游车队‘散、小、弱’的局面,增强抗风险能力。”他踌躇满志地说。

  1999年,看准商机,阎霆佳和弟弟阎霆易购买了一辆11座的东南得利卡商务车,办好证照,就开始与旅行社联手,接待游客。“那个时候,主要跑西线,黄果树、龙宫等地。那时还是老贵黄路,单程就需要4、5个小时。一天只能跑一个景点。”阎霆佳回忆。“路况不好,经常堵车,路上也没有游客服务区,路上要厕所,只能在加油站的旱厕,又脏又臭。我们一般都会提醒游客,出发之前在景区上厕所。当时主要是周边省份游客,那时的旅游车基本都是私人拥有,没有专门的旅游运输公司。”

  随着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来黔游客也越来越多。2001年,兄弟俩成立了贵阳易达旅游运输有限公司,成为贵阳市第一家私营旅游运输公司。成立之初,公司拥有10辆30座左右的中型车。2003年“非典”过后,贵州旅游业发展迅猛,当年,易达公司旅游车增加到了30辆左右,大、中、小型车都有。2005年,随着贵州旅游宣传力度的加大,游客接待量也越来越多。公司的车辆两年内增加到了50余台,并且增加了50座以上的豪华旅游车,线路也延长到了马岭河、万峰林等景区,又增加了贵阳周边、南线、北线、东线等线路,还兼顾了北海、重庆、湛江、张家界、凤凰等外省旅游城市的线路。

  与此同时,省内大大小小的旅游运输公司也相继成立,激烈的竞争让阎家兄弟感到了生存的压力。“其实是好事,对于我们来说,除了硬件的更新以外,我们更注重了对公司和员工的管理,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

  “我们从去年开始陆续换车,现在基本都是新车。”该公司安全科科长张新生说。

  目前,全省已拥有旅游运输公司30余家,旅游接待车辆近千辆,基本能满足目前的游客接待。各地还为旅游车确定了专用停车位,相关部门为旅游车大幅减免费用,规划旅游车停车场,解决各公司停车难的问题。

  陈跃康“半路出家”的旅游人

  凭借“山一样诚实可靠、水一样清澈透明”的经营风格和优质服务的宗旨,贵州山水旅行社从1万元起家,伴随着贵州旅游业的成长,如今已成为省内最大的旅行社之一。“没有贵州旅游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就没有山水的今天。”总经理陈跃康动情地说。

  1993年,由地质机构改组的贵州山水旅行社成立。“当时我在省地质局宣传部工作,我相信贵州的旅游业一定会迎来很好的机遇,就在旅行社创业初期加入进来。”

  从1996年到1999年,山水旅行社策划了一系列对外推广活动,走出省门,远赴北京、上海等地,举办“绿色、山水、贵州情”等推介活动,渐渐打开了客源地市场的大门,旅行社也渐渐走出了困境。1999年,贵州山水旅行社跻身全国百强。

  从2000年开始,贵州山水旅行社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而贵州旅游业,也开始她快速发展的征程。从2005年开始,随着省委、省政府大规模、高规格的对外宣传推介活动和“多彩贵州”品牌打造系列活动的展开,贵州旅游以前所未有全面开放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陈跃康,也成为其中一员,在几乎所有对外宣传促销活动中,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2005年,山水再次跻身全国百强企业,2007年,升级为国际社。

  他们针对不同季节推出不同线路,根据不同市场设计不同线路,平均每年增加3至5条线路,近几年已有20多条新线路推出。

  “发展到现在,各家旅行社企业都在寻找自己的长处和突破点。曾经单一的传统的经营模式正在一点点地改变,逐步吸收着新的元素,而我们的优势,正是老本行——地质。”2007年,荔波喀斯特入选世界自然遗产,为我省世遗零的突破。喀斯特,这一地质用语,迅速走红。

  在陈跃康看来,地质与旅游的结合,便是山水的特色。“2003年9月,贵州山水旅游资源勘察开发设计院成立,目前,已有几十个意向性项目进入立项阶段,其中最令人关注的就是“贵州省三叠纪世界地质公园”7大园区的申报工作。

  肖泽生我愿做一座桥

  “在导游行业,我算是‘老年人’了。”一见面,贵州海外旅游总公司英语导游,34岁的肖泽生就和记者开起玩笑。眼前的他,黝黑的皮肤、俊朗的面孔,一身休闲运动服。刚从黔东南带团回来,已立即投入下一个团的准备工作。

  1997年,刚从贵州师范大学外语系毕业的肖泽生进入了贵州海外旅游总公司,做起导游这个“吃青春饭”的职业,谁知道,一干就是10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话,我想干到50岁。”肖泽生笑言。

  “我刚入行时主要带东南亚和欧洲的华侨团,那时,贵州的知名度很低,外国游客非常少,每年我的接团量只有10多个。”1999年起,他开始专攻外语团队。

  2005年,我省开始邀请境外大型买家团赴贵州踩线、考察,肖泽生作为贵州为数不多的外语导游,每年都要接到接待任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旅游专家,在山水间是个纯粹的旅行者,而在座谈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十分精辟,既感性又理性,令人敬佩。”硬件设施的改善、知名度的提升、买家团的到来,让贵州旅游渐渐走向世界。意大利、法国、英国、荷兰等欧洲外国团队越来越多,仅海外旅游公司,就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递增。

  多年的外语导游经历,不少游客成了肖泽生的朋友。美国少数民族研究专家琳达·文2002年第一次来贵州,肖泽生陪她畅游黔东南的山山水水,琳达对贵州一见钟情,此后每年,她都要来一趟贵州,每次都是肖泽生陪着她。学习刺绣、参加姊妹节、住在苗家过苗年,每年的主题都不一样,琳达深深爱上了贵州,也和肖泽生也成了好朋友。“像这样的游客,还有很多,旅途结束了,但我们的友谊延续下来。朋友又带来了朋友或家人,于是我们又成为朋友。如此一来,我的客人也越来越多。”肖泽生说。这两年,他开始专注于美国团的接待,年接待团队20多个。他逐步与国内外一些著名旅游网站建立了联系,定期向他们和外国朋友发送精美的贵州图片,并附上详细的说明,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贵州。

TAG: 贵州旅游
上一篇 下一篇
发表评论
换一张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查看全部回复【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 穿衣搭配 | 特价手机 | 聚划算 | 阿里旅行 | 特价机票 | 购物客 | 当当书店 | 京东商城 | 国美在线 | 1号店 | 苏宁易购 | 小米手机 | 携程机票酒店 | 同程网 | 大众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