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局是我们打工仔温暖的家
“真的不知道要怎样感谢你们才好哟,我们拿到了工资,就能回家春节了。人社局真是我们打工仔温暖的家呀……”这是2012年1月20日,在绥阳县人社局三楼会议室举行的被拖欠农民工工资集中兑付会上,众多领到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朋友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连连对我局工作人员如是说道。
近年来,县人社局始终把维护企业与职工合法权益放在首位,作为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建设“幸福绥阳”的一个重要抓手。采取有力措施,认真清理被拖欠农民工的工资问题,每一起案件的处理都得到了劳资双方的认同,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首先,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县政府建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召集人,人社、住建、工业园区、公安、工会等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每月召开一次例会,由县人社局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汇报本月工作开展情况,研究工作中的难点,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各成员单位均成立了清欠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企业的检查,督促企业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避免发生拖欠现象,积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
其次,完善工作管理机制。2010年来,县政府先后制定了《绥阳县建筑企业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实施方案》、《关于加强绥阳县建筑行业企业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障金制度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规定:“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证金按工程合同造价的1%-3%缴纳”、“建筑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建筑工地每月用工登记记录,并依法与农民工直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
第三、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媒体深入宣传,《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劳动合同法》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和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等法规,一方面使企业明白自身所承担的责任,另一方面让务工人员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第四、强化日常监察指导。开展了“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劳动合同签订大检查”等多项检查,监察用人单位221家,涉及劳动者 8073人,督促17家企业补签劳动合同 245人(份),完成102家企业5136人的劳动用工网上备案工作。同时担负起企业劳资双方沟通的桥梁,增进了解,消除误会,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第五,调解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处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11件,调解涉及金额达200余万元,结案率达100%。
第六,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在部门网站上、公示栏内公开举报投诉电话、信箱、办事人员联系电话、QQ等。对每一起投诉件,都作好详细的情况记录、办案过程、办理结果。比如,桐梓籍民工石凯在2011年12月通过我局邮箱反映,某煤矿拖欠其工资1.5万元已有1年多时间,虽多次追讨,但矿方一直不兑付。我局迅速与其本人取得联系,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又与煤矿协调,促使该煤矿在12月20日将拖欠的工资全部兑现。
第七,加大案件处理力度。接到举报投诉后,对属我局负责的案件,办案人员按照“快立、快办、快结”的办案原则,不分休息时间,调查取证,耐心细致地向企业负责人宣传解释有关的法规,帮助他们认识到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严重性,及时兑付拖欠的工资。一年来,特别是在元旦节和春节期间,圆满处理被拖欠农民工工资60件,涉及金额730余万元、农民工2000多名,并收到农民工送来的四面锦旗和一封感谢信。对不属我局负责的,积极协助主管部门,参与案件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