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动大家一起创业实现小康梦——访贵州绥阳绿洲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炳泉
从陶瓷城,到建材城;从纯商业贸易到服务三农,你的每一步,无不透露出一个浙商具有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顽强进取、服务民生的精神;
哪里有浙商,哪里就有市场。桐乡不出羊毛,却有全国最大的羊毛衫市场;余姚不产塑料,却有全国最大的塑料市场;海宁不产皮革,却有全国最大的皮革市场。这些“无中生有”的行为正是浙商“敢为人先”思变精神的写照。
你同样用这种创新理念开拓出新天地,取得了新业绩——在不生产陶瓷品的杭州,建造了杭州最大的“杭州陶瓷品市场”。
如今,这种“敢为人先”的实践在中国西部贵州的一个小县城华丽上演——遵义绥阳绿洲商贸城横空出世。在全国上下实现中国梦,同步奔小康的征程里,你响应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乘着国发2号文件的春风,践行贵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伟大战略,踏上了新的创业之路,在服务三农的广阔天地里,在中国诗乡绥阳,立志用自己的睿智书写一段属于自己的精彩诗篇。访贵州绥阳绿洲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炳泉先生。
——题记
市场效果图
李炳泉先生
贵州是一头醒来的狮子
记 者:欢迎李董事长到贵州遵义的绥阳投资兴业。贵州欠发达、欠开发,为什么选择遵义的绥阳?是什么东西打动了您?
李炳泉:首先是响应国家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从国发2号文件以及35号文件的相继出台,可见国家对于发展贵州的重视。其次,这里商贸经济相对落后,有更大的提升空间。三是这里山清水秀,资源丰富,农特产品比较丰富。来之前,我们深入研究了贵州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根据规划,贵州将在黔北地区规划建设一到两个大型的农产品商贸流通市场。从这些方面考虑,在黔北遵义绥阳创办大型农产品市场很有必要。
一开始并不看好贵州,没有把贵州放在心中特别的位置。我们做出向外拓展市场的决定,首先考察的是云南,但觉得云南的条件并不怎么好。2011年3月从云南返回贵州,这是我第一次到贵州,没想到这里山清水秀,一排排漂亮的民居彻底颠覆了贵州在我心里的印象。
投资的成功与否和政策密不可分。在仔细查阅了贵州的“十二五”规划和遵义的“十二五”规划后,直觉告诉我,这里值得停留。于是决定选择落脚遵义绥阳。
贵州是一头醒来的狮子,我要抓住这个机遇,跟着一起下山。
用“四千精神”实现东西共赢
记 者:在遵义全市上下吹响建设美丽遵义、实现同步小康过程中,来自东部发达地区浙江杭州的你,不但带来了资金,还带来了当地实现幸福小康梦想的先进理念。在服务三农方面,东西部合作有哪些互补性?
李炳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东部发展比较快,节奏比较强。浙江一开始也是农业为主,但是凭着一种精神,智慧地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发展道路。
走遍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找来千金万银的“四千精神”,是浙商具备的一种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支撑我们创业,直至成功的彼岸。
这里有很好的农特产品,比如金银花、茶叶、辣椒,烟、酒更不必说了。但是这里的商贸物流,农产品物流体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价格并不便宜,流通是个大问题。
东西部的互补结合很有必要。把东部的一些思想理念、交易模式带过来,尤其是电子商务,信息对接等都需要一个商贸平台来实现。
选择农产品商贸物流,这个项目是服务三农的项目,国家对三农很重视。越是发展滞后,越有潜力。
农民本色让我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记 者:你人生经历很丰富,从最早创办杭州陶瓷品市场到重庆大渡口分市场等,从青岛胶州南方家园建材城到江西吉安农产品批发市场,在陶瓷、建材、农产品等领域,成功培育了8个大型市场,这些市场现在都还是每个地方的“第一”。你怎么看待这些经历,是什么让你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李炳泉:对杭州陶瓷品市场,业内人士并不陌生。这个市场自1993年创办以来,今年刚好走过了20年。可人们并不知道,这个有名的“陶都”、浙江省“三星级文明规范化市场”,只是个村办企业。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古今中外,令人向往。杭州陶瓷品市场就坐落在玉泉山脚下的玉皇村。这里是800年前南宋王朝临安旧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南宋“官窑”就在玉皇山下。
我当时是玉皇村的村党支部书记。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没有老祖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就不会有今天的南宋官窑博物馆,当时没有这座博物馆的兴建,也许就没有今天的陶瓷品市场和后来又兴建的国际旅游品市场。如果当时没有开拓进取精神,没有敢闯敢试的勇气,没有敢于担当的气魄,就不会取得成功。玉皇村1995年就成了杭州市的亿元村。
当时有那种勇气,也许与我的出生有关,我是一“草根”企业家,也许,这就是让我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根源。我来自农村,当过兵、养过鱼,1984年被选为村支部书记,当时29岁。当年能够成功,除了勇气,还有机遇。如今这个市场依然稳步向前发展,仍然是杭州最大的陶瓷品市场。
我和我的同伴们总是在不断地谋求更大的发展,我们不仅要把玉皇村建成投资者的乐园,还面向辽阔的大中国,哪里有自己的优势,就到哪里去创业。后来,陆续到浙江的其他地方以及山东、江苏、江西、重庆等开办市场,实践证明,都还不错,有的在业内仍然保持第一的领先地位。
我们不仅保持着艰苦奋斗、勇于进取的精神,而且还善于抓住机遇、把握商机。绥阳绿洲商贸城的创办,也是我们向外发展迈出的坚实一步。
带动大家一起创业实现小康梦
记 者:你如何运用你的商贸模式从一个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你最终的目标是什么?
李炳泉:来之前也有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同时,我们在江西成功的实践,在吉安建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如今仍然是当地最好最大运行最稳健的农产品商贸流通市场。
商贸流通领域的运行机制都是一样,生意都差不多。
这个行业产品很特殊,必须通过市场这个平台。如何让无形的市场通过有型的载体实现,就得靠建设农产品商贸物流城。
农产品市场的建设,里面的信息采集系统、农产品检测系统、培训系统,不仅保证了食品安全和菜篮子安全,还让农民和市场的对接有了知情权、主动权,通过培训,让当地百姓和企业一同发展,实现创业。
我们的口号是为农民增收服务,为市民生活服务。我们将以商业街区的形式出现,辅以欧式建筑风格,里面的道路都是20米宽,全透明玻璃,实现交易的现代化、信息化,这里将是创业天堂,宜居宜业宜游之地。
我们的目标是成为黔北最大一站式农产品交易平台,提升绥阳的城市品位,为城乡一体化添砖加瓦,为同步小康助资助力,让广大农民朋友和我们一道,创业致富,实现小康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