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撑起遵义200万人口城市未来?
在行政区划方面:将围绕中心城区200万人口远景目标,大力建设由汇川区、红花岗区、新蒲新区、南白城区构成的中心城区,加快乌江——三合——苟江、尚稽——团溪——西坪、新舟(机场)——虾子地区开发,使遵义市成为“黔川渝交界地区经济中心、国内外知名红色旅游文化城市和我国西部出海通道上的重要城市,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能源、新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全国绿色产业基地。”
在城市建设方面:要“大力发展仁怀市、赤水市和一批经济强县县城,加快新区建设”,使仁怀、赤水“成为中等城市”。
在城市交通方面:遵义市要“加快推进‘双环十射’骨架道路网规划和遵龙快线、东联快线、机场快线——新南快线和高新快线、忠南快线、龙南路‘三纵三横’中心城区快速路网建设,完善市区路网。”
这样看来,中心城区的范围会不断扩大,城市规模如日中天,200万甚至更多人口大市正在迈进。然而,今天看来如此拥挤不堪的中心城区,还有多少能扩张的地方?于是,城南无论是地产开发,还是区域的建设都有它自身的优势和蕴含的潜能,可以说,正处于汇川区、新蒲新区、未来乌江新区中心地带的城南,无疑会肩扛中心城区突破的重担,为撑起未来遵义200万人口大都市发挥作用。这是一片充满着希望并正在高速发展中的土地!
蓝图绘就只待——腾飞!
早在遵义市委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加快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今后几年将大力建设由两城区、新蒲副城区、南白副城区、坪桥——深溪环山工业带构成的中心城区,在5年内使中心城区形成承载2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框架。
由此遵义市将建设以中心城区为中心,桐梓、绥阳、仁怀、湄潭城区构成的黔北城市群,依托崇遵高速公路和杭瑞、遵绥、遵赤高速公路建成后形成的一小时经济圈,推动中心城区产业向周边合理布局和延伸。仁怀将依托国酒茅台,着力提升“神秘茅台、中国酒都”品牌,努力建设世界著名酒业经济重镇和特色旅游大市;桐梓着力打造“黔北对外开放桥头堡”和“遵渝经济合作的产业带”;绥阳打造“洞林山水、诗乡温泉”品牌,建设生态悠闲城市;湄潭着力打造“中国茶海、休闲湄潭”品牌,努力建设“山水田园城市、中国名茶之乡”。
到2015年,仁怀、桐梓、湄潭城区力争建成为2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绥阳城区力争建成为10万人口以上小城市,基本形成以中心城区为龙头的黔北城市群。
中心城区还将加快建设遵义新火车站,积极推动贵阳经开阳至遵义城际快铁建设,力争开工建设昭通至秀山铁路遵义段;建成遵义机场,着力构建黔北交通枢纽。加快推进中心城区一环二环高速、十条放射性骨架路网规划和遵龙快线、东联快线、机场快线、新南快线和高新快线、忠南快线等快速路网建设,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次干道和支路路网结构。
大城建催生——大都市!
遵义市人民政府曾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八大建设”的决定,将推进城市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打造中心城区200万人口城市框架和创新型城市建设目标,着力实施大中城市带动战略。未来五至十年,将投入资金450亿元以上,带动社会投资,强力推进新蒲新区规划建设和中心城区北部、南部新城区、仁怀国酒新城建设,实施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及协调区环境整治,加快城市、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确保各县(区、市)县城所在地建成区面积拓展2平方公里以上,力争全市城市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
一是完善城市规划。坚持“东扩西控、南北充实、提升中心、完善功能、突出特色”的思路,按照“转折之城、会议之都、红色圣地、国酒之乡”的城市定位,结合《遵义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2030年)》,优化中心城区城市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供水等专项规划;注重城市进出口区域规划建设,避免形成新的“城中村”。严格规划管理,确保城市建设按规划实施。
二是加快新蒲新区建设。将新蒲新区作为今后中心城区发展的战略重点,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教育科研基地、生态环境居住新区的综合性城市功能定位,尽快制定完善新蒲新区分区规划、控制性规划和建设性详规。以航空港区建设和新火车站片区开发建设为龙头,加快建设会展物流中心、高新技术产业研发生产基地、教育科研基地,打造城市经济新的增长极。加快新蒲新区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力争2015年投入使用。
三是加快中心城区建设。按照《遵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坚持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并重,彰显名城内涵。2010年,力争完成子尹路南线改造工程。2011年,完成官井西路、官井东路道路建设及高桥交叉口疏解、沈阳路续建、东风桥改建、白沙井大井湾城市公交始发站改造工程。“十二五”期间,完成红花岗公园、三阁公园续建、中心城区“白改黑”工程建设;加快官井隧道南北复线、官井西路西延伸线、中心城区天然气管道、红花岗地下停车场、遵义市南部会馆区、市群众艺术馆、市长征主题公园建设。加快推进北京路、万里路片区改造,整体推进凉水片区开发建设。
四是大力拓展南部新城。按照优化城市产业发展结构、挖掘城市发展空间的思路,积极实施中心城区南部区域重点工业企业“退二进三”战略,加快汇兴铁合金有限公司、贵州钢绳厂、遵义钛厂、遵义碱厂、忠庄水泥厂、天蕴纺织等企业异地技改。加快推进遵义汇兴物流园区、大恒物流配送中心、遵义汽车博览交易中心、遵义新世界建材城、遵义黔北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大力发展物流、仓储业,形成南部物流中心、综合商贸城市副中心,拓展南部城区发展空间。加快遵南大道——桃溪寺片区市政道路网络建设、210国道东联线改造工程、遵义市南部污水处理厂、遵义电厂、南岭东片区改造工程。继续推进南白-龙坑片区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省冶建片区、八七厂片区棚户区改造,打造城市副中心。
五是着力打造北部新城。以汇川大道、董公寺为中心,以汇川区行政办公中心北迁为契机,扎实推进汇川大道片区、董公寺片区整体开发建设。加快董公寺火车货运站升级改造,形成黔北铁路货运集散中心;大力发展物流、仓储和汽配贸易,建成黔北综合物流园区和黔北汽配交易中心(遵义汽配城)。加速北海路金融街开发建设,发展总部经济。加快高桥片区、天义厂片区、新舟坝片区棚户区改造。2010年,建成昆明路、汕头路、沈阳北路;加快红河北路、扬州路、湘江路及董公寺物流园区建设前期工作进度;开工建设金沙江路、烟台路和南宁路。“十二五”期间,力争建成北部新城生态运动公园。
做黔渝经济圈——核心一翼!
未来,遵义市包括工业园区在内的主城区面积将增加300平方公里,将为现在的6倍,主城区人口将达到200万。“十二五”期间,遵义市固定资产投资为1万亿,其中工业为3千亿左右,遵义作为贵州第二大城市,经济发展力度还有待加强。
“十二五”期间,遵义将做好经济转型,必须依靠工业化、推动城市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其中工业化的重点是招商引资,这就要加大工业园区的建设力度,全市目前在建工业园区有10多个。遵义市将通过“退城进园”,把主城区的大型企业全部搬迁至工业园,将现有的工业基础转化为发展优势。
同时,实现遵义的工业化,必须重点发展十大工业产业,其中四个千亿级产业是重中之重。在“十二五”期间,遵义将重点发展重金属、能源工业千亿级产业。食品产业也是四个千亿级产业之一,遵义要依托茅台白酒产业,建立赤水白酒工业园区,同时加大烟草、茶叶等产业的发展力度。
“十二”五期间,遵义再建300多个平方公里,加上工业园区面积,把县城和小城镇加起来规模就更大。
按照已经批准的遵义市城市总体规划,到2030年,遵义中心城区人口要达到200万。这意味着,在未来五到十年,得增加50万到60万的中心城区人口。遵义城市面积在未来五年将成倍增加,从城市面积上来讲要再造五个遵义。总规划中的新火车站等项目已经开工,加上农村片区等四个片区加起来有100个平方公里,舟水桥片区‘退城进园’后有20个平方公里。再加上城市的森林100平方公里,湘江工业园区、和平工业园区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00平方公里,,按总规划“东扩西控,南北充实”的要求,遵义将重点发展东面,充实南北,同时保护位于西面的水源保护地。
城区突破在——城南!
面对如此宏伟的中心城区都市化发展蓝图,未来200万人口大市靠谁来支撑?纵观遵义城市发展状况来说,城南,无疑是未来200万人口大市的最佳延伸地。
随着南部新城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增强,生活配套的不断改善,房地产依势发展,成就了南部新城的高档住宅区。
南部新城住宅房地产开发之所以相对较快,是与政府主导的区域发展规划、良好的市政改造分不开的。其次,从规模效应上说,一个区域参与开发的住宅项目越多,声势和影响就越大,带来的良性互动作用也就越大,加上媒体的引导和关注,也造就了老百姓购房倾向的相对集中,这也是南部新城房产走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南部新城住宅房产开发已形成的良性格局,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开发商的理性思维、准确定位。南城的住宅开发商并非一味地追求高价房,相当多的开发商在房价定位上选择高档和中高档房,房价在每平方米4000元左右的居多,在这里,繁华可以由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可以仰止,可以远望,身处城市之巅,你会发现真正的繁华,与你没有距离。南部新城有洛江河有忠庄河有桃溪河,是难得的水景生活资源,人们享受到的不仅仅是在河边漫步的惬意,更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这里的小区配套十分完善,超市、门诊、美容美发、咖啡厅、健身房、棋牌室等齐全,幼儿园、小学、医院、农贸市场云集。
各地产精英们,凭借国际先进的世界级生活蓝本,集合大型城市配套、超大规模品质人居、区域商业中心三者为核心构成的复合功能型城市建筑群,以“国际复合街区”形象确立南部新城地标,带动着中心城区发展。